池上
作者:白居易 朝代:唐朝 学生必背与诵读古诗词365首(1—3年级)
xiǎo
wá
chēnɡ
xiǎo
tǐnɡ
小
娃
撑
小
艇
,
tōu
cǎi
bái
lián
huí
偷
采
白
莲
回
。
bù
jiě
cánɡ
zōnɡ
jì
不
解
藏
踪
迹
,
fú
pínɡ
yī
dào
kāi
浮
萍
一
道
开
。
-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《池上二绝》组诗中的第二首,体裁为五言绝句。第一首诗写山僧对弈,第二首诗写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。作者以其通俗风格,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、可亲、可信,富有韵味。
据《白居易诗集校注》,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(835年)。
-
小娃撑小艇,偷采白莲回:小孩撑着小船,偷偷地(从池塘里)采了白莲回来。
小娃:男孩儿或女孩儿。
艇:船。
白莲:白色的莲花。
不解藏踪迹,浮萍一道开:(小孩)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行迹,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。
不解:不知道,不懂。
踪迹:行动所留的痕迹。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。
浮萍:一年生草本植物,浮在水面,叶子扁平,椭圆形或倒卵形,叶子下面生须根,花白色。全草入药。
-
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。诗句如同大白话,但很有韵味。
莲花盛开的夏日里,天真活泼的儿童,撑着一条小船,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。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,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,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,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,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,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。
-
《池上二绝》
一
山僧对棋坐,局上竹阴清。
映竹无人见,时闻下子声。
二
小娃撑小艇,偷采白莲回。
不解藏踪迹,浮萍一道开。
-
白居易(772~846年),唐朝诗人。字乐天,晚年号香山居士、醉吟先生。祖籍太原(今属山西)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(今陕西渭南)。大历七年(772年)正月出生于河南新郑。贞元十六年(800年)进士,授秘书省校书郎。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。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,得罪权贵,贬为江州司马。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,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,后官至刑部尚书。在文学上,主张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,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。其诗语言通俗,相传老妪也能听懂。与元稹常唱和,世称“元白”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七十一卷传世。《全唐诗》编其诗三十九卷,收录其诗作2642首。(新、旧《唐书》本传、《唐才子传》卷三八)
池上原文
诗题与背景:
逐句释义:
作品赏析:
拓展阅读:
作者简介:
池上出自:唐 ·白居易的作品
版权声明:本文(包括释文与图画等)为版权作品,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。
转载请注明:来源于“古诗365”,原文链接 | http://gs.zwbk2009.com/plus/view.php?aid=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