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鸡 - 古诗365,学生经典古诗词-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

古诗365,古诗词,古诗文,学生经典古诗词

【登录】 【注册】

画鸡

作者:唐寅 朝代:明朝 学生必背与诵读古诗词365首(1—3年级)
画鸡

画鸡原文

tóu

shànɡ

hónɡ

ɡuān

yònɡ

cái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mǎn

shēn

xuě

bái

zǒu

jiānɡ

lái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ínɡ

shēnɡ

ɡǎn

qīnɡ

yán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jiào

qiān

mén

wàn

kāi

 

诗题与背景:

《画鸡》是一首题画诗,是明代画家、诗人唐寅为自己所画的一只大公鸡所提的诗,体裁为七言绝句


这首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形象。诗写得通俗,有如民谣。

逐句释义:

头上红冠不用裁,满身雪白走将来: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(天生的美丽),(雄鸡)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。
裁:裁剪。
将:助词。用在动词和来、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。


平生不敢轻言语,一叫千门万户开:平常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,一旦它叫的时候,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。
平生:从来;往常,平常。
轻:随便,轻易。
言语:这里指啼鸣。
一:一旦。


画鸡

作品赏析:

《画鸡》是一首题画诗,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,赞颂了轻易不鸣,鸣则动人的品格,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。


“头上红冠不用裁,满身雪白走将来”,写公鸡的动作、神态。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,一身雪白,走了过来。通过色彩的对比,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、威风凛凛,相貌堂堂的大公鸡。在这第一句里,作者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,称颂这种美为“不用裁”。承句“满身雪白”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。用大面积的白色(公鸡)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,色彩对比强烈,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。


“平生不敢轻言语,一叫千门万户开”,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。作者拟鸡为人揭开了平素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,它一声呜叫,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。它一声呜叫,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,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。“平身不敢轻言语”,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,此句的气色收敛,还很低调,尤其“不敢”一词,用的很贴切,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,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。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,动静结合,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,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,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。


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,写出了它的高洁。表达含蓄又不失些许豪放之情。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。它平时不多说话,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,由此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抱负,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“不避口语”的写诗特点,富有儿歌风味。

试题精选:

拓展阅读:

【诗歌常识】


七言绝句,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,简称七绝,属于近体诗范畴。此体全诗四句,每句七言,在押韵、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,或可追溯到西晋民谣,定型、成熟于唐代。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《芙蓉楼送辛渐二首》、李白的《早发白帝城》、杜甫的《江南逢李龟年》等。


作者简介:

唐寅(1470—1524年),明代画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。字伯虎,一字子畏,自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、逃禅仙吏等。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弘治十一年举南京乡试解元,次年进京参加会试,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。自此遂无意功名,致力于绘画,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。晚年居苏州桃花坞,信奉佛教。唐寅在画坛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。诗文亦有名,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齐名,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其诗能抒写真性灵,不避俚俗,不计工拙,多不经意之作,对晚明诗风有较大影响。著有《六如居士全集》。

画鸡出自:明 ·唐寅的作品

版权声明:本文(包括释文与图画等)为版权作品,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。

转载请注明:来源于“古诗365”,原文链接 | http://gs.zwbk2009.com/plus/view.php?aid=11

下载学生经典古诗词APP:

关注公众号:学生经典古诗词


与读者互动
听取读者意见,不断改进提高。

诗词分类

阅读排行

推荐诗词

唐诗精选

扫描二维码手机打开